第一百四十章 教育强国啊
度上削弱了儒家的影响力,为杂学、格物的兴盛奠定了基础,是以务杂学者渐多。 刘铭华真想不到唐朝竟有如此务实的教育,比起明清时期专务“八股文”好到天上去了。开明的学风,培养出了很多能务实的人才,也许这是唐朝能够强盛的重要原困。 打从心里喜欢李铬,刘铭华在感叹之余调侃道:“你就不怕贪多嚼不烂,贻人笑柄?” 李铬不以为意,笑道:“刘兄有所不知,就算是博士授课有不妥之处也可以提出,不必以博士之说为准,博士不仅不怪罪,还很鼓励。如我者,不会给人笑话,知者只会教诲我。” 唐朝的博士主要负责教授生员知识,相当于现代大学的教授,只是他们的影响力比起教授大得多,他们可以见皇帝,必要时皇帝会召见他们商议国政。可以说博生是国子监的权威,德高望重,他们犯了错生员可以纠正,如此学风比起现代大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,刘铭华再次击节赞叹:“真是想不到!” 明清时期的读书人一言不合就相互攻讦,说什么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,给对手扣上“不合圣人之道”、“不重先圣之说”这样的大帽子,甚至而引起党争,祸国殃民。唐朝学风如此之好,要刘铭华不感叹都不行。 “刘兄第一次来,我们得好好盘桓,我正有好多不解之处要向你请教。”李铬真是个好学生,准备粘上刘铭华了。 他喜欢自然科学,给他讲解倒没问题,只是现在不行,澜儿报备这事得先办,刘铭华笑着婉拒道:“李兄的盛情我心感,只是我等还有要事,先告辞了。” 接下来,刘铭华等人继续参观了国子监,然后刘铭华心里就有底了。下午刘铭华还要去火药工厂,所以不可能在我就接停留太长时间。。。